羡山乡土植物花园位于杭州市千岛湖羡山半岛,作为羡山植物园的展示窗口,乡土植物花园是一个兼具生态和景观功能,公众可参与和体验的综合植物花园。
项目设计时秉承着参与式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,用植物做媒介,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,将本土的动植物考虑在植物园与环境的融合设计中,力求与自然共生,从自然中学习。场地大面积处于山体东部,整体多陡坎及台地,场地最大高差超过30m。依据现场高差特征,在设计时将场地体验分为3种,最高处的山脊线区域拥有良好的视野,可远眺千岛湖与群山,作为场地的最佳观景点,提供露营、山野徒步等活动;场地中部多平缓台地,平整后增加更多的自然体验空间;最底部沿山而下的溪流,也兼具生物多样性提供生境,调节生态和儿童玩耍的功能。
作为自然的“设计助手”,在植物的搭配和选择时,尽可能模拟自然群落,场地内的自然元素——崖壁、山坡、岩石、溪水等,也为多样生境打造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其中观赏草园使用细叶芒、斑茅、麦冬草、紫穗狼尾草等观赏草,不刻意的修整,保留生长的痕迹。
蜜源花园采用鼠尾草、矢车菊、紫云英、溲疏等分泌甜液、花期长、花蜜多的植物品种,开阔的花园空间为无脊椎动物提供生境。结合场地的岩石打造包含龙舌兰、中华景天、映山红、虎尾天门冬、岩生婆婆纳等低维护植物的高山岩石花园。湿地水花园种植梭鱼草、旱伞草、再力花、千屈菜、黄菖蒲等水生植物,调节湿地生态。羡山印象花园则保留千岛湖本土和民俗相关的紫竹、箬竹、商陆、射干、金银花、土茯苓、艾蒿、绣球等兼具观赏和药用的植物品种。
作为一个植物花园,相较于“精细、整齐”,更需要的是“野性、和谐”。因此在建造时,并未增加大面积的硬质铺装,而是以层次丰富的花草植物展现出更加柔软的景观。
植物和草是情绪化的、充满活力的和强大的,它们是一种活的材料,时间的做工会将花园创造自然的风景,自然的野性,因此花园的建设并不是短时工作,场地内也设置了留白,让使用者能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。